会员登录:    忘记密码  免费注册
首页 >> 产品中心 >> 多功能一体机 >> 热泵烘干与传统烘干的技术对比  
 热泵烘干与传统烘干的技术对比
关键词:热泵烘干机  热泵烘干厂家   
产品名称: 热泵烘干与传统烘干的技术对比
产品编号: OML-01
产品商标:
产品规格: 12p
参考价格: 面议
更新日期: 2019/2/21 9:37:35
被阅次数: 2201次
 

公司名称:江苏欧麦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
会员级别:免费会员

详细说明  

     目前,农业、食品、化工、制陶业、医药、矿产加工、制浆造纸、在热泵烘干技术与传统烘干技术的优势,木材加工等行业,所有生产过程几乎都要用到干燥,干燥物料的质量取决于是否很好的控制恒定的温度。而热泵烘干技术是一种温和的、接近自然的   


大部分农产品更适合用干燥的方式,药材等热敏性物料的干燥。
热泵烘干机的原理是利用逆卡诺原理,气体被压缩机加压,成为高温高压气体(温度高达100℃),进入室内侧的换热器(冷凝器),冷媒冷凝液化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烘干房内空气。烘干房内的物料通过热风的形式使物料中的水分汽化蒸发,蒸发出来的水蒸汽由排湿系统排走而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。热泵烘干机只需消耗压缩机工作时使用的电能,就可从空气中获取更多能量,能效比高达400%,比其他烘干方式更节能。
一、传统烘干技术的特点
如目前大部分的脱水蔬菜生产仍采用传统的干燥方法--烘房回龙火道加热干燥方法,它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:
1、能耗量大。在传统的烘干技术中的热效率均较低,约为30%-60%,在烘干过程中,燥蒸发水分的热量约占36%左右,废气损失约占58%左右,干物料带走热量及干燥器热损失分别占2%和2%,热效率仅为40%。
2、烘干温度过高。传统的烘干技术,烘干温度不易控制,一般烘干温度都在75-90℃左右,而脱水蔬菜干燥工艺要求干燥温度不得超过65℃。
3、烘干时间过长。传统的烘干技术,每加工1吨蔬菜至少需要24h以上,有时候因烘干效果不好要返工,则所需时间更长。

二、热泵烘干技术的特点
1、能源量低。由于热泵烘干工艺利用空气循环,加热温度低,干燥时间短,容量大。所以热泵烘干工艺耗能较少,是一种很好的节能产品。
2、烘干品质好。热泵烘干工艺生产的蔬菜,产品色泽较好,内在品质稳定。
3、烘干温度低。热泵烘干技术生产工艺比传统烘干技术低38-52℃左右,即热泵烘干技术的加热温度在37℃左右。
4、烘干时间短。热泵烘干脱水蔬菜生产工艺,需要的时间不超过在8h左右,一般从预热到出产品4h即可完成。
三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
热泵烘干技术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大幅高于传统烘干技术,主要体现在节能、品质、效率等方面。
1、效率方面:采用热泵烘干工艺产品,水分含量合格,无返工现象,且干燥时间较短。
2、品质方面:热泵烘干工艺,产品质量稳定,色泽好,无SO2等有露物残留物质。
3、能耗方面:(1)热泵烘干:据测试,加热器加工1t鲜菜耗标准煤20kg,热泵2.75kW,循环风扇耗电0.2kW,按工作4h计算,其能耗11.8kW,标准煤折算系数407g/(kW?h),标准煤4.803kg,总耗能量为20kg+4.803kg=24.803kg(标准煤);(2)传统烘干:共耗用标准煤240kg,循环风扇耗电2.4kW,折算标准煤系数407g/(kW?h),共折合标准煤0.977kg,总耗能量为240+0.977=240.977kg(标准煤)。两种方法的节能效率比为:(1-24.803/240.977)×100%=90%。
公 司 名: 江苏欧麦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
企业类型: 私营企业
经营模式: 生产型
公司地址: 江阴市璜土镇南湫路3号
联 系 人: 高晶  女士  
联系电话: 0510-86658711
传    真: 0510-86658711
手    机: 13915001017
邮    编: 
主    页: http://oumylang.b2b.mydry.cn
           www.omldry.com
  E-mail: 2242597105@qq.com
在线咨询:  
* 主题:
* 公司名称:
* 联系人:
电话:
注:两个联系方式必填一个。
Email:
* 反馈内容:
希望回复日期和方式: 希望方式回复
 
免责声明: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干燥设备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  • 广告业务:0519-89897519        媒体合作:0519-89897519
    设备导购:0519-89897519        信息编辑:0519-89897519
Copyright © 2004-2025 干燥设备网 江苏东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05005804号-12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-20110228
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1156号